“老師用麥克風講課、學生用望遠鏡看黑板”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受關注的教育竟然尷尬至此。近年來,各級政府都在整治“大班額”。2016年1月,棗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棗莊市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實施方案》。棗莊將用2年時間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新建70所各類中小學、新增4212個班、新增11306名教職工。這是政府在調控不平衡的教育資源時采取的措施。 政策后面帶來的效應如今漸漸顯現,教師編制考試的熱潮也是其中之一。
|
2016上半年,棗莊市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報考人數達9686人,比2015年(4582人)多了5104人,人數翻番。 在棗莊當教師是一種什么體驗? 待遇好啊,與公務員比肩的收入水平讓我等上班狗望塵莫及; 有地位啊,靈魂工程師,成功鋪路石,這么多贊美還有誰? 假期足啊,每年帶薪休三個月假期,真是羨慕的小編這個新聞汪不要不要的。 不知不覺中,對教師這份對社會如此重要的職業的渴望理由變成了工資卡上的數字、下班回家的時間,那些關于“蠟燭”“春蠶”的比喻可能被我們淡忘了吧。
|
成為教師需要幾步?首先你要有一個名叫“教師資格證”的小本本,其次你要等待事業單位考試中有學校招考的名額,然后你要從幾十或上百人中脫穎而出,通過筆試面試昂首闊步走進體制內。 所以一個人站上三尺講臺的過程中,其桃李滿天下的職業理想、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技能、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意識都是通過兩張試卷默認評定。那份對學生的責任、關懷和愛體現在哪里,我們不得而知。應試教育下的教師準入制度,就跟應試教育本身一樣,滿是槽點,卻讓人無力改變。
|
前段時間,“時薪兩萬,月入20萬”的在線教師工資水平在網絡上刷屏,教師收入超網紅不是夢幻,“互聯網+教育”將市場價值推向了高峰,也讓更多人看到了三尺講臺的可能性。而這些價值,是“體制內”不可能創造的。 有人削尖了腦袋爭奪鐵飯碗,卻不如打開創造力的出口,為自己的年輕創造更多的未知的可能性。我們相信,三尺講臺能玩兒出的花花絕不僅僅如此。
|
|
|
|